-
【生产厂家】
意大利PfizerItaliaSrl
-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泼尼龙。
-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
【适应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甲泼尼龙片可用于以下情况: 一、 非内分泌失调症 1.风湿性疾病 作为辅助疗法短期使用(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或危重期),用于: 银屑病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低剂量维持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急性或亚急性滑囊炎 急性非特异性踺鞘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创伤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引发的滑膜炎 上踝炎 详见说明书。
-
【用法用量】
根据不同疾病的治疗需要,甲泼尼龙片的初始剂量可每天4mg到48mg甲泼尼龙之间调整。症状较轻者,通常给予较低剂量即可;某些患者则可能需要较高的初始剂量。临床上需要用较高剂量治疗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2mg/天)、脑水肿(2-1mg/天)和器官移植(可达7mg/kg/天)。若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治疗后未见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应停用甲泼尼龙片而改用其它合适的治疗方法。若经过长期治疗后需停药时,建议逐量递减,而不能突然撤药。当临床症状出现好转,应在适当的时段内逐量递减初始剂量,直至能维持已有的临床效果的最低剂量,此剂量即为最佳维持剂量。医师还应注意对药物剂量作持续的监测,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病情减轻或加重导致临床表现改变; 患者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患者遇到与正在治疗的疾病无关的应激状况 在最后一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加大甲泼尼龙片的剂量。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剂量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治疗的疾病和患者的反应作个体化调整。 隔日疗法(ADT) 隔日疗法是一种服用皮质类固醇的方法,即指在隔日早晨一次性给予两天的皮质类固醇总量。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旨在为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提供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同时减少某些不良反应,例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类柯兴氏综合症、皮质激素撤药症状和对儿童生长的抑制。
-
【不良反应】
可能会观察到全身不良反应。尽管在很短期的治疗中极少发生,但仍应细心随访。这是类固醇疗法随访工作的一部分,并非仅限于某一特殊药品。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
【禁忌】
对糖皮质激素过敏者、全身性真菌感染者。
-
【注意事项】
特殊危险人群: 对属下列特殊危险人群的患者应采取严密的医疗监护并近可能缩短疗程。 -儿童:长期每天分次给予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儿童生长,这种治疗只可用于非常严重的病情。隔日疗法通常可避免或减少这一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引发潜在的糖尿病或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需求。 -高血压病患者:使动脉高血压病情恶化 -有精神病史者:已有的情绪不稳和精神病倾向可能会因服用皮质类固醇而加重。 详见说明书。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一些动物试验表明,母亲服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因未作过足够的人类生殖研究,因而只有在仔细衡量皮质类固醇的益处与它对母亲、胚胎或胎儿的潜在风险之后,才可用于孕妇、哺乳妇女或可能怀孕的妇女。详见说明书。
-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参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禁忌】中有关内容。
-
【老年用药】
参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
【药物相互作用】
有益的相互作用: -甲泼尼龙与其它抗结核化疗法联合,可用于治疗爆发性或扩散性肺结核及伴有蛛网膜下腔阻塞的结合性脑膜炎。 -甲泼尼龙经常与烷化剂、抗代谢药及长春花碱类药物联合用于肿瘤疾病如白血病和淋巴瘤。 有害的相互作用: -糖皮质激素与致溃疡药物(如水杨酸盐和N.S.A.I.)合用,会增加发生消化道并发症的危险。 -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水杨酸盐的肾脏清除率,可能会导致水杨酸盐水平降低,停用皮质类固醇可能导致水杨酸盐毒性。 -糖皮质激素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会增加糖耐量异常及低血钾的危险。 详见说明书。
-
【药物过量】
未发现甲泼尼龙片急性过量引起的综合征。长期重复服药(每天一次或每周数次)可能导致柯兴氏症。甲泼尼龙可经透析排除。
-
【药理毒理】
甲泼尼龙属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扩散透过细胞膜,并与胞浆内特异的受体结合。此结合物随后进入细胞核内与DNA(染色体)结合,启动mRNA的转录,继而合成各种酶蛋白,据认为全身给药的糖皮质激素最终即通过这些酶发挥多种作用。糖皮质激素不仅对炎症和免疫过程有重要影响,而且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并且对心血管系统、骨髓和肌肉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作用。
-
【药代动力学】
人体内小肠灌注实验证明,类固醇主要在小肠近端被吸收,远端吸收率约为近端的5%。 甲泼尼龙在体内与白蛋白和皮质素转运蛋白形成弱的、可解离的结合。结合型甲泼尼龙约为4-9%。甲泼尼龙与可的松同样经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2-羟基甲泼尼龙和2-羟基-6-甲泼尼龙。这些代谢产物以葡萄糖醛酸盐、硫酸盐和非结合型化合物的形式随尿液排出。结合反应主要在肝脏进行,少量在肾脏进行。
-
【规格】
4mg*10s*3板*5
-
【包装】
盒
-
【批准文号】
H20150245














